使用者討論:Verrinne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VerrInne 雒雒(編號:48683)從前生活在香港,偶爾也會出現在基爾中國大陸,專業是國際貿易出口融資。但是目前生活在我們美麗的古都北京,期望可以在這裡創出一片天空。另外夢想的地方是塞席爾群島,對心理學語言經濟足球文學宗教很感興趣還有就是不談政治

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

恭喜您!您最近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條目中國大返還經推薦後,獲選於首頁作新條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薦其他您關注的條目,歡迎前往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提名。在您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所有條目中,總計有2篇條目獲推薦作首頁新條目展示。

2

參與條目[編輯]

維基百科:巴別
這個用戶是天主教徒
yue-N
呢位用家嘅母語粵語
en-2
This user is able to contribute with an intermediate level of English.
de-3
Dieser Benutzer hat sehr gute Deutschkenntnisse.
ja-1
この利用者は簡単日本語を話せます。
這個用戶是一個素食主義
這個用戶的星座是雙子座
The Economist這個用戶喜歡讀英國經濟學人雜誌。
這位用戶有近視
這位用戶熱愛維基百科
查閱所有用戶語言

人物誌[編輯]

心理學術語[編輯]

俄狄浦斯情結恐懼陰莖羨妒

雜七雜八[編輯]

巴塞爾中國大返還(中國大返し),鐵十字勳章

德國維基人公告欄
其他公告-添加公告

留言板[編輯]

里爾克[編輯]

Befiehl den letzten Früchten voll zu sein...」那一句好像有點不太正確......無論如何,很希望看到您完成這條目。:)--鄧啟昌 07:35 2006年6月23日 (UTC)

您太謙了,您的譯筆很美呢。里爾克的短詩挺神奇的.又清新又神秘。我從來都搞不明白《秋日》到底說些甚麼,卻只得承認這詩攝人心魂。至於他的長詩......高不可攀呢。話說回來,看到條目完成了,可喜可賀:),但有一點或者可以注意:原則上條目中不可以出現編寫者的用戶名,筆名也應該不可以,當然,可以在討論頁中說明那幾首詩是您自己的翻譯。遲些再聊,祝好。--鄧啟昌 00:27 2006年6月27日 (UTC)
原諒我吹毛求疵,剛看到「藝術的影響」尾二那一段「里爾克最後完成這一種風格.....」,好像未有潤色,有時間的話您可以看一看。真的要「下網」了,有空再聊!--鄧啟昌 00:59 2006年6月27日 (UTC)
小提議:或者那兩句墓誌銘可以略修一下。--鄧啟昌 07:35 2006年6月28日 (UTC)

圖片[編輯]

因為圖片在commons上被刪除了,我只是把相關的圖像連接刪掉了而已--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16 2006年7月10日 (UTC)

卡薩諾瓦[編輯]

我推薦到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了,一些小錯誤進行了修改。--Otto eduard 05:27 2006年7月11日 (UTC)

圖片[編輯]

你上載的Image:中國大返還壁畫 1.jpgImage:中國大返還壁畫 2.jpg由於沒有註明具體來源,現正被提請刪除。請在一週限期內補充適當資訊。上載頁面註明了上載圖片所需注意事項,請多加留意。-- tonync (talk) 02:54 2006年7月15日 (UTC)

RE:關於俄狄浦斯情結[編輯]

Verrinne你好。對不起,我知道我這樣做傷害了你——俄狄浦斯情結條目的創建者和編寫者——的感情。我對此行爲作出解釋。 你所說的「戀母情結是俄狄普斯的一個部分,而不是純粹的戀母情結」,我不敢苟同。不可否認,我對心理學的了解僅限於興趣上。但在我從前讀過的書中,「俄狄浦斯情結」確實是「戀母情結」的同義詞。何況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都把「俄狄浦斯情結」鏈接到中文的「戀母情結」上。中文版的「俄狄浦斯情結」、「戀母情結」係不同的編者所寫,我的理解告訴我,你們事實上是在用彼此略有區別的表達方式描述一件完全相同的事物。這樣沒有必要。 我把俄狄浦斯情結重定向到戀母情結(注意,這不是刪除,我沒有刪除的權力。每個頁面的歷史都保存在那裡,你隨時可以回退,這是每個維基人的自由),並不是說後者的條目編寫的比前者好,僅僅是因爲後者的條目有跨語言鏈接。如果你認爲這樣不妥,你可以把戀母情結重定向到俄狄浦斯情結,並做好跨語言鏈接。 説到底,我的意見就是:「俄狄浦斯情結」和「戀母情結」是一回事。根據百科全書的原則,必須彼此做重定向。至於是誰重定向到誰,這個倒可以商量。--越王山の涕淌君 03:48 2006年7月22日 (UTC)

二次動員令[編輯]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8月15日到10月1日為止,請每個維基人編輯至少5個新條目,條目必須符合維基的規則,內容至少要達到條目標準,不可是小條目小小條目,如果可以的話,請儘量提高所編寫條目的質量、內容,甚至達到推薦新條目的水平,創建新條目,創建後請在「二次動員令」內設連結,謝謝!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未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不想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首次動員令」效果不大,就是因為沒有在傳播。

現在中文維基百科有9萬註冊用戶,只要有4000人參加動員令,10月1日就會增加2萬條目,意味著中文維基將迅速超越俄文維基,進而突破10萬條目大關,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萬大關,因為增加的是有質量的條目,非濫竽充數者,請大家盡力幫忙完成這壯舉,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儘量創建新條目,若有問題就改正,參加這次動員令活動,也可讓新人們更快學會如何創建條目。--真實事求是 12:36 2006年8月16日 (UTC)

歡迎參與編輯修訂[編輯]

我是WikiBoy!,剛創建了,歡迎參與編輯修訂。WikiBoy! 14:01 2006年9月2日 (UTC)

歡迎你評選旗幟列表條目[編輯]

旗幟列表條目已經提請Wikipedia:特色列表候選,歡迎你前往發表意見。謝謝!--Jason22(請留言) 16:44 2006年11月5日 (UTC)

第三次動員令[編輯]

為增加維基百科條目素質以及增加維基人的團結性,第三次動員令將於12月內舉行,是次動員會開放更多規則,參與是次活動的維基人,希望你能盡力,在活動時間內最少對新增及修改五條條目,我們極力鼓勵您將條目提升至新條目推薦,甚至是優良條目以及特色條目的水平。無論您對是次活動參加與否,也煩請閣下花兩分鐘的時間將此訊息傳遞給五名維基人,上一次的動員有已經有六十多名的維基人參與,由於上次動員令有廣泛的宣傳,所以在此亦無謂賣弄花巧,希望今次朝著200名維基人參加為目的,這樣的話,將會有1%的條目將會達到作為正式條目水平。詳情請參閱Wikipedia:動員令/正在進行的動員令--銀狐 11:53 2006年11月30日 (UTC)

我也在基爾,你在哪裡?[編輯]

你在經濟所里嗎?

德國維基人公告欄啟用[編輯]

你好,德國維基人公告欄啟用了!歡迎在用戶頁中添加{{DeBoardNews}}模板,並隨時為公告欄添加有用的新公告(你正在編撰的德國相關條目、維基上有關德國的消息、德國新聞等),也歡迎將此信息轉告其他在德國或關心德國相關條目的維基人。祝好!--小德留言 22:21 2007年3月18日 (UTC)

第四次動員令[編輯]

第四次動員令將在4月1日開始,為期一個月,歡迎各位參加。

此次動員令與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領域條目為目的的小動員令。這次共舉辦6個主題的小動員令,翻譯動員令生物動員令異國(寰宇)動員令體育、奧運動員令音樂動員令暗黑動員令,是些大家感興趣,或維基條目貧乏,需要人編輯的領域,前5個由各維基人選出,最後1個由主持人決定。

第四次動員令要求參與者貢獻5個條目,其中二個必須是推薦新條目,才算完成,詳細規則請看這裡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暫時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小德留言 05:26 2007年4月1日 (UTC)

2007香港夏聚[編輯]


謹訂於2007年7月14日 (星期六)下午三時
假香港城市大學康樂樓9樓城峰閣舉行



敬備茶點 恭候光臨 懇賜花籃


如未克撥冗光臨,請到這裏覆示
W.F. Siu敬約
2007年7月12日 (四) 05:48 (UTC)

屬於「您」的維基聚會--「2007年新界北第一次聚會」[編輯]

Verrinne

相信各位已參與了維基一段日子,在這一段時間中,「您」的心裏有否曾遇到以下的問題:

  • 要隔著電腦來跟其他維基人溝通,但又有感虛無縹緲,有如「隔山買牛」?
  • 自己居於新界,沒空/沒錢/沒心機/沒精神參與在多於九龍舉行的香港維基人聚會?
  • 自已很想認識其他住在新界的維基人?
  • 自己很想把維基百科推廣出去,但又從來沒有勇氣說:「自己有份參與這一有意義的工作」?


如果你在以上的問題有任何一項答「有」的話,在此誠邀閣下報名參與一個屬於「」的維基聚會:

  • 日期:2007年8月3日(星期五)
  • 時間:晚上8時20分
  • 地點:大埔太和邨麥當勞(見圖)

在會上,你可以跟同住新界北的「隔離鄰舍」以及其他來自不同地區的維基人見面,又可表達「」對維基的心得和意見,論盡天下事。歡迎住在新界北及其他香港各區,甚至外地的維基人踴躍支持、積極參與,為維基各項計劃給些意見!多謝各位!

請按此報名及查看詳情!

籌辦人:維基人TYC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敬約
~~~~~


首次巡迴定期聚會將在元朗[編輯]

香港維基人第一次巡迴定期聚會[編輯]

維基研究協助[編輯]

Verrinne您好,我是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的學生邱家緯,目前正進行一項對兩岸三地維基人的研究,需要許多維基用戶的協助。這份研究曾在07年的維基年會發表過,也訪問過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的維基用戶。現在更需要大量的問卷資料輔助,希望您能夠提供維基的編輯經驗。這份問卷只需要花您兩分鐘時間,但是對維基領域研究有很大貢獻,謝謝您的幫忙!

這份問卷的詢問範圍僅於編輯過程與經驗,不涉及私人資料,請您安心。

問卷網址:http://www.my3q.com/home2/184/loat5oo/88988.phtml

看在我挨家挨戶去留言的份上,幫幫我吧!—櫻花猴 2007年11月7日 (三) 16:37 (UTC)[回覆]

恭請閣下參與2008春聚討論[編輯]

邀請您的維基人是:—W.F. Siu 2008年2月28日 (四) 13:41 (UTC)[回覆]

重新討論香港維基社群的聚會[編輯]

邀請您的維基人是:Mahoumatic (留言) 2008年3月13日 (四) 18:00 (UTC)[回覆]

邀請參與2008年香港春聚[編輯]

香港維基媒體協會正接受會員申請[編輯]


逕啟者:

很高興通知大家,香港維基媒體協會現正接受會員申請。為方便各位進行申請,協會相關人員和義工將會通過巡迴服務,定點收集申請表格。


請各位在此查閱適合閣下的時間及地點,親身遞交表格。同時請依照該頁面上的指引,預備相關文件,以便當日程序可以順利進行。


若閣下未能通過巡迴服務遞交申請,或有任何查詢,請通過協會公共電郵地址聯絡協會秘書,以便我們作進一步的安排。

  此致
各位香港維基人

MM21 (留言) 謹啟

2008年4月8日 (二) 13:48 (UTC)


WMHK一週年活動邀請[編輯]


為慶祝香港維基媒體協會成立一周年,協會將舉辦研討會,找出在教育界推廣維基媒體等各種web 2.0計劃的更好方法,以進一步在港宣揚自由文化。研討會詳情如下:

  • 日期: 2008年7月12日 (六)
  • 時間: 下午一時至三時
  • 地點: 香港灣仔軒尼斯道15號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201室


有關細節,請參閱相關頁面。如閣下卻報名參或有任何查詢,請透過協會公共電郵地址聯絡協會秘書,以便我們作進一步的安排。


  此致
各位香港維基人



香港維基媒體協會 謹啟
2008年7月6日



Wikipedia talk:聚會/2008年香港夏聚/邀請討論[編輯]

邀請您的維基人是:

Mahoumatic (留言) 2008年7月18日 (五) 20:16 (UTC)[回覆]

邀請出席2008年香港夏聚[編輯]


2008香港秋聚前聚會討論[編輯]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Ws227 (留言) 2008年7月30日 (三) 18:41 (UTC)[回覆]

邀請出席2008香港第一次秋聚[編輯]

邀請出席2008年香港第二次秋聚[編輯]


香港維基媒體協會成立兩週年慶祝活動[編輯]

2009香港夏聚[編輯]

2010香港夏聚前聚會討論[編輯]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Mayoamyo (留言) 2010年6月2日 (三) 11:31 (UTC)[回覆]

2010香港夏聚前聚會討論[編輯]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Mayoamyo (留言) 2010年6月2日 (三) 11:31 (UTC)[回覆]


邀請討論2011年香港春聚[編輯]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拉叔(留言~) 2011年4月15日 (五) 07:09 (UTC)[回覆]

邀請出席2011年香港春聚[編輯]

拉叔(留言~) 2011年4月24日 (日) 05:39 (UTC)[回覆]

大專同學會條目[編輯]

雒雒你好!中國天主教大專同學會被以缺乏廣泛關注度為由提交刪除,刪除討論在此。大專同學會在台灣是全國性的團體,絕對具備關注度,煩請您參與幫忙讓大專同學會條目保留下來,讓台灣天主教的相關條目得以完備。先謝謝了!—大摩 —脳內活化中— 2012年9月14日 (五) 07:51 (UTC)[回覆]

香港維基人2013年11月定期聚會[編輯]

  我們誠邀您參與
   2013年11月定期聚會
  日期:11月15日
  時間:下午七時
  地點:銅鑼灣 Think Cafe
2013年11月定期聚會 未定

拉叔(留言~) 2013年11月15日 (五) 08:59 (UTC)[回覆]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 第十三次動員令邀請函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Verrinne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資訊歐洲歷史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WalterBot留言2015年7月1日 (三) 15:34 (UTC)[回覆]

維基百科獎勵紙本授獎機制調查[編輯]

維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實踐策略調查[編輯]

您好。身為一個較新使用者具備更多經驗的的維基百科社群成員,您可能已經了解到中文維基百科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參與貢獻的狀況,而為尋找優化中文維基百科使用者與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們舉辦了一場調查,希望利用調查取得的結果作為研究及策略規畫參考之用。這個調查不會花費您太多寶貴時間,經過測試,完成調查所需的時間約為2到3分鐘。這一調查的有效時間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們由衷期待您的參與。

[-現在就參與調查!-]

十分感謝您的參與!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8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執行)[回覆]